专家们马不停蹄,又赶到霞山区海头、新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黄主任介绍:该社区中心场地由原来的卫生院改制而来,虽然场地较大,但因为周边大型医疗单位多,社区群众不愿意前来就诊,中心除了能处置相关社区群众的公卫服务外(因公卫服务检查多,大型医疗单位不愿意接手),同时中心没有设置病房,常见病的诊疗只限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开药,没有对慢阻肺等疾病开展相关诊疗设置。中心因应政府安排和社区群众要求设立了居家养老中心、产科等,社区老人、顺产的群众可以就近得到服务,在本中心的建档人员达50%。
学习班举行的当天,许浦生主委、陈炼教授、高和教授、吴志远副主委、成俊芬副院长梁振宇博士后、罗承锋博士等大咖和来自基层医疗单位的谢满容主任、江灼成副主任医师等就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全科医师的培养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也有如“物联网在基层医疗的应用”等提高基层优质服务引导的内容。上述接地气的讲课和互动,引爆会场,会场与会的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约230多人撑爆会场,部分人员甚至需站立听课。本次活动成功地将本专委会“立足基层,实现医疗技术和健康教育的精准扶贫”的主旨落到实处,并协助当地医院协会组织及成立“健康与慢性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在湛江当地引起良好反响,湛江市卫康委负责人亲临会场表示鼓励和支持。
经过调研信息和学习班的反响,许浦生主委总结:目前湛江等基层社区服务点多是借用或沿用旧有的卫生院的原址,无专有、足量的用地、用房,更不要说为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进行专业的设计的应用场地,但布局环境大小不是主要问题,而应该适应每个地区当地文化和需求,讲求实用,目的是要能解决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基础医疗问题。此外,社区基层的医疗人员数量和质量都不高,没有系统的诊疗规范,更谈不上解决常见病和多见病;因此如何为处于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培养及留住高素质的人员,就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实行定向培养,二是多下基层,践行“强基创优”。因此,建立和扶持譬如“广州市卫生技术学院”等学院培养医疗技术专科生,以及多组织专家下基层办学习班,是作为落实上述方案的具体措施。